散文天地 0106   

         旅美小品 
   
文化淺酌
   楊中明

 

    美國人很重視文化,無論上什麼課程,都可以和文化扯上關聯,上社會學的課可以提到文化。上人類學的課,可以分出一個文化人類學。上神學也可以來個討論,探討教會發展或神學與文化上的關係。但事實上美國並沒什麼歷史和多少自己的文化,他們的歷史不過是二佰多年,比起台灣的歷史號稱四佰年還短,比起中國那五…千…年的歷史,就更甭提了。
    沒有歷史,何談多少文化?美國的文化其實僅止與許多其他民族的歷史淵源有關,不只是歐洲的民族,也有亞洲或其他民族的歷史淵源,例如有人說迪士尼是美國文化的一種代表,但迪士尼的卡通故事泰半取材於其他的民族或國家,連花木蘭也可以拍成一部美國卡通片,有人說迪士尼公司的聰明,在於取材這些童話故事,不必付太多版稅,不管他們的動機如何,這也是證明他們對別種文化的包容和接納,如果你去過迪士尼,他們的玩具清一色地Made In China,連玩具總動員中的太空人巴斯也是Made In China,中國文化幾乎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一次我去中國餐廳吃飯,那天正好是美國的情人節,餐廳爆滿的情況,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情人節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但請情人或太太吃飯,居然是到中國餐廳,我不會讚嘆中國廚師的手藝,我只惋惜,如果有一個自由而又強盛的中國,這些人會在美國開餐廳嗎?
    我認識一些在美國晶片大廠工作的中國人,你絕不會想到,在美國電子公司裡服務及設計電腦程式的,有很多是中國人和印度人,逛街偶而看到印度人,帶著他們的妻女;在此處最大的一間百貨公司(mall),也有一間印度餐廳,但吃的人不多,比起隔壁的中國吧台的車水馬龍,這間印度店,真可謂之門可羅雀。
    吃中國餐的不只是中國人,吃印度餐的少數人們,也極少是印度人,每次去mall,就看見印度餐廳的夥計熱情的叫我們試吃他們的產品,所以我也不好意思的,點過一次印度餐,當然吃的更多的,是隔壁的中國吧。
    他們都傳說印度人有電腦設計的天份,但依我看,那是因為印度出來讀書的人,都是菁英豪傑,因為是鳳毛麟角,所以自然是有天份,再加上電腦業,是現在美國最容易拿高薪的工作,所以印度菁英們多半工作此處,但中國人不一樣,在此工作於電腦廠的中國人,不只是少數,而是一大大群,也不只是一間大廠,有很多分散在其他小工廠。
    在我現在聚會的中國教會中,因地處山明水秀、地傑人靈,就有很多中國電腦工程師,他們分散在這個美國晶場的各個部門,也工作一些其他的電腦部門,有中國大陸來的,有台灣來的,也有香港、東南亞來的中國人,他們多半是中國人的心,美國人的文化。
    雖然也有人以鄙視的眼光看美國,說美國是一個文化大熔爐或簡言之「四不像」,但根據我的觀察,美國人應該是一個文化融合性很強的國家,這很像古代的中國,一個強力的文化融合性,造作了今日美國的強盛,一個文化融合性很強的國家,自然容易吸取文化的優點,而更趨強盛;反之一國若夜朗自大,必作孽自斃,日趨衰亡。
    古代的中國具有強大的文化融合性,無論她是統治別人,或是被外族統治,中國人(或狹隘地說-漢族)能把胡人的琴,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胡琴,能把旗人的衣服變成中文化的一部分-旗袍,又有能人如孫中山者,提出漢滿蒙回藏苗瑤五族(七族)共合的理論(其實中國何止五族或七族),可見中國人對於文化的融合性是夠強的,但放眼近代中國,所謂列強侵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歷史場景是如何產生的呢?一句話:輕視外國文化。寧可學習科技救國,「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不願習之文化優點,而成本末倒置,遂有中國近代百年苦難。
    在美國文化中,最值得學習的應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深植無形於美人心中,教堂林立,不但為其信仰中心,也成社區、教育、結社等之中心,週日店舖關門,家庭休閒以露營,旅遊居多,「暇品」(shopping)則少之又少,愈是假日,人潮愈是往郊區集中,在一個基督教興盛的地區,人們顯出友善和文雅,出門處處有人跟你打招呼,自然而真情流露,我自前學習的學校是一個基督教學校,它地處一個小鎮,號稱本州教堂密度最高之鎮,出門走路也好,騎單車也好,就是此景。
    總之美國文化的優點之一-基督教,值得我們學習和品嚐,不知是基督教產生了美國文化或美國文化改變了基督教,或者皆而有之!美國人的大方、熱情、單純、施捨、互助、團結、多文化,顯示了他們之所以在世界被稱為超強國家,或者美國與基督教仍有所區別,或者已融合成另一種新世界的文化!

您現在的位置是「散文天地」第 1頁目錄的第 6篇 
    下一篇   上一篇    回首頁    回散文天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