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2605  

    

    春節不叫元旦
 知也


    元旦的字義,「元」是「開始」,「旦」是「天明」;自古以日出雞鳴為一日之始,周代以後改半夜子時,為一日之始。「元旦」是一年之始,也叫「元日」。從元旦到初五,又稱為「新正」或新春,元月又叫「正月」。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元旦《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歷代由於使用的曆法不同,元旦所在日期也不同。夏朝黃帝顓頊,把孟春之月,即春季第一個月,作為歲首,定為「元月」,稱做「正月」;把正月的朔日,即正月初一這天叫做「朔旦」,把元月的朔旦,簡稱為「元旦」。商朝以後,元旦的起始有過幾次改動。商朝末期,把夏曆的臘月,即十二月改為正月。到了周朝,又用夏曆的冬月,即十一月作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則以夏曆的陰春月,即十月作為正月,至漢武帝劉徹時,「觀象授時」的經驗豐富起來,實施了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曆法〈太初曆〉,才又把夏曆的孟春月改為正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宣布啟用〈太陰曆〉,但是夏曆也同時使用,只把歲首改稱「舊年」或「陰曆年」。為了區別開,同時就把陰曆的正月初一改為「春節」,以西歷(公曆)1月1日為新年。所以現在的春節,就不再叫「元旦」。
 
您現在的位置是「散文天地」第 26頁目錄的第 5篇
 下一篇  上一篇  回首頁    回散文天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