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2505   


 


【承上期】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建成於1979年,是世界著名的大型遺址博物館。館內陳列著經過科學發掘的秦始皇一、二、三號兵馬俑陪葬坑和秦始皇陵銅車馬等珍貴遺跡遺物,並不定期舉辦臨時展覽,兵馬俑坑埋藏俑陶馬近八千件,青銅兵器數萬件,是秦代軍事、藝術、科技、文化的寶庫,譽為「世界大八大奇迹」,並作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成為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秦俑一號坑]

    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園中一處大型陪葬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東側1.52公里處,在歷史文獻中未見記載。一號俑為地下式土木結構建築,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約14000多平方米,陶俑陶馬約六千件。兵馬俑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是中國雕塑史上璀璨的明珠,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迹」,是人類文化遺產中極其珍貴的財富,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科學、藝術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結晶。
 
 

 [秦俑二號坑]

    1976年4月鉆探發現,位於一號坑東端北側20米處。俑坑坐西向東,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均含門道),深5米餘,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經試掘,二號坑是以弩兵方陣,戰車方陣,騎兵陣和車徙結合的長方陣等四個相對獨立的小陣有機組合而成的大型曲尺形軍事陣營,具有兵種多,車輛多,造型種類多和陣營形式複雜,建築結構複雜等鮮明特點,是關於秦代軍事、藝術、科技發展的輝煌圖卷。
    二號坑考古工作還在進行。目前展出的是恢弘壯觀的遺址頂部棚木迹象以及一部分陶俑陶馬出土現狀,展示了秦俑坑遺址的另一寶貴場景,與此同時還為觀眾提供了一睹考古發掘工作現場的難得機會。

 [秦俑三號坑]

    1976年6月發現,它位於一號俑坑的西端北側,南距一號俑坑25米,東距二號俑坑120米,平面呈「凹」字形,東西長28.8米,南北寬24.57米,深5.2∼5.4米,總面積約520平方米。此坑曾遭嚴重破壞,陶俑、陶馬和戰車殘破較甚,坑內發掘戰車一乘,陶質武士俑68件,青銅兵器34件。三號俑坑似為統帥一、二號兵馬俑軍陣的指揮部,古名軍恭。

 [秦陵彩繪銅車馬]

    1978年夏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西側約20米處勘探發現一大型車馬陪葬坑,面積3025平方米,1980年底經局部試掘,在距地面7.8米深的地方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兩乘車一前一後面西,置於一長方盒狀的木椁內,依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二號車,由於木椁底上部塌陷,出土時車被壓碎,彩繪顏色多已剝落,後經八年的精心修復,銅車馬瑰麗的丰姿基本得以再現。兩乘銅車馬是按照實用馬車的二分之一比例縮小制定而成,是秦始皇生前馬車儀仗的象徵,其主要零部件均係用錫青銅制作,另有約十四千克的金銀質物件總重量為兩千三百零二千克,銅車馬造型準確,形象逼真,結構複雜,裝飾華麗,清晰製作。工藝精湛,是研究中國古代車制科技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的富麗堂皇,遊覽人士包括中外皆有,絡繹不絕的人潮,無怪乎當地有句諺語:「翻身不忘共產黨,發財不忘秦始皇」,橫批為:「感謝老楊」!
    中午1:00於兵馬俑內的餐廳用餐,其中現場師父擀麵製作刀削麵及牛肉拉麵的生意最佳,大家大排長龍,為的就是吃那又香又Q的麵。於15:00離開,前往下一個景點-大慈恩寺(大雁塔)。

【大慈恩寺】

    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時為其母文德皇后追福而建的,並迎請了自印度取經歸來的高僧玄奘法師總理事務。當年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城內規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寺內重樓複殿,雲閣洞房,共十三院一千八百九十七間,佔地面積三百六十餘畝,為城南善昌坊的一半,曾住有僧侶三百餘人。
    玄奘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俗稱「唐僧」,生於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卒於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佛學家、旅行家和翻譯家,遊學取經,共歷時十七年,行程十萬里,經一百一十個國家。他把中國的文化傳到印度等國,又從印度帶回六百五十七部梵文經典,在大慈恩寺辛勤翻譯佛經十一年,並創立了佛教的一大支派-慈恩宗。
    玄奘為保存印度取回的經典,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主持修建了大雁塔,初建時為五層,磚表土心,後因塔身逐漸頹廢,於武則天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4年),改建為七層,塔高64.5米,塔體為方椎形,仿木結構。
    五代長興年間和明萬曆年間,又加修築保留至今。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千年古塔,曾多次修築。一九六一年,由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標識和象徵,已成為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和旅遊勝地。 

 [大雁塔]

    座落在古城西安南部大慈恩寺內,以其獨特的建築造型和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歷史著稱於世。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城西安保存最完整最雄偉的唐代建築之一。
    據文獻記載,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回到長安後,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建造了大雁塔。該塔由玄奘法師親自設計督建,歷時二年建成。在塔內安置有自西域帶回的經書、佛像、舍利等。塔初建時,外觀仿西域式樣,高約54米,共五層,平面呈方形,外觀呈四角方錐體,總高度為64.7米,底邊長25米,塔內外均為七層。青磚砌成的塔身磨磚對縫,結構嚴整。塔體各層比例適度,逐層收分遞減,造型簡潔穩重,整個建築氣魄宏大,格調莊嚴古樸。在裝飾上模仿木構建築,開間以隱起磚柱劃分。塔的下兩層為九間,在封建社會,九開間的建築制度是最高等級,只有皇宮主要建築及皇帝整建的廟宇方可採用。至於「雁塔」的名稱來源,則是依據玄奘撰(大唐西域記)所載菩薩為誘導眾僧,化雁投身自隕,眾僧感悟,改信大乘,療雁建塔的佛教故事而來。
    聽地陪導遊說,大慈恩寺內的廁所漂亮極了,既如此,當然得見識一下;果不其然,外表建得不像個「洗手間」,還稱為「淨心閣」,男生的寫著「樂得苦離」,女生的寫著「萬緣放下」,還真是蠻有詩意的!
    18:00離開大雁塔,晚餐則吃當地有名的「餃子宴」,十多道各式各樣的餃子,雖說蠻袖珍的,但一籠一籠的吃,還是吃得蠻撐的,尤其搭配著慈禧太后當年的故事、遊戲,還真有那般的情境! 〈02〉.〈未完待續〉
 
您現在的位置是「散文天地」第 25頁目錄的第 5篇
 下一篇  上一篇  回首頁    回散文天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