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2601 |
![]() 【承上期】 【蘭州羊皮筏】 皮筏,歷史悠久。最早見於《水經注•葉榆水篇》〝漢(光武)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即皮筏)南下水〞。《宋史•王延德傳》記載:〝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蘭州皮筏興起於清朝光緒年間,是游牧維生的水上運輸工具。最初是以牛皮袋捆在木排下制成,後逐漸為經濟實用的羊皮筏所取代(通常以13只羊皮組成一筏)。在舊中國,西北邊陲交通閉塞,青海的羊毛和蘭州的水煙全靠黃河上的皮筏、木筏運往包頭,再轉火車運往津滬。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蘭州附近的黃河水域上,皮筏觸目皆是。諳熟水性的回族筏工奮臂划槳。縱一書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或自河口、新城一帶滿載蔬菜、瓜果送往市區,或往來如梭,渡送兩岸行人。隨著時代變遷,城市交通工具日益現代化及市區黃河橋增多,作為古老的運輸工具已結束,但作為黃河文化的組成部分,羊皮筏子已成為廣大遊客觀賞和漂流的項目。 隨後搭黃河索道上「白塔山公園」,此地大都為回民聚居,可看到回教寺院;一行人前往參觀山上的「白塔」。 ![]() 【白塔】 元太祖在完成大元帝國疆域的統一過程中,西藏擁有實權的薩迦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為其代表去謁見成吉思汗,到蘭州後因病去世。公元1228年,元即下令建塔紀念。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甘肅巡撫綽奇擴建寺址,改名為「慈恩塔」。白塔七級八面,高17米,各級每面設有佛甕及磚雕龍頭,口銜鐵鈴,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塔為漢藏結合,下為漢式,上為藏式,八面掛鈴上有經文,風一吹,就像經文唸了一遍。11:50離開白塔山,前往餐廳吃蘭州有名的牛肉拉麵。餐罷,前往採購蘭州的百合、玫瑰等。14:00離開蘭州市,須行320公里至武威。沿途景觀過了黃土高坡,即過了烏鞘嶺後,進入河西走廊(黃河以西,東起烏鞘嶺,西至敦煌,南北狹窄,南為祁連山,北有北山高地,長一千多公里之走廊),祁連山長1200公里,是甘肅與青海的分界。途經「天祝」,其為藏族自治縣,房屋的屋頂是平的(曬牛糞),窗戶小(風小),小趙述說著藏族的民情風俗,由於去年去了西藏一趟,因此我可是非常熟悉的;藏族的葬法有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及土葬。藏民不吃天上飛的(飛禽)及不吃魚類(水裡游的)。 19:00到達古稱涼州的「武威」(耀武揚威),隨即前往參觀「雷台漢墓」。 【雷台漢墓】 雷台漢墓發掘於1969年,墓門向東,呈正東西方向,全長約40米,墓室面積約60平方米,牆壁有用朱紅繪成的花卉圖案數組,筆法簡練粗曠。磚砌部分有墓門、通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和後室。墓門及墓室牆壁均以青磚和塗黑色磚組成各種菱形圖案,以紅、黑色線紋作為壁飾,前後室和中室墓頂為覆斗式,以墨線勾邊,並用紅、黃、灰、白等色繪成蓬花藻井圖案,從此墓的營建規模及231件隨葬品(出土文物均藏於甘肅省博物館),反映出墓主人顯赫的社會地位。雷台漢墓是迄今為止河西地區發現規模最大的東漢墓葬。 被史學界稱為「豐富的地下博物館」的雷台漢墓其豐富多樣的出土文物是當時社會生活狀況的客觀反應。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為馳名中外的銅奔馬-馬踏飛隼,它是甘肅省一大象徵,亦為武威市的市標。 於19:50離開雷台漢墓,此時大家已是飢腸轆轆,趕緊前往浙江大酒店晚餐及住宿。大酒店前是一條熱鬧市街,晚上有夜市、舞台秀(樂曲演唱、婚紗秀等),因屬人行區,還有漂亮的雕塑像,熱鬧非凡! 第六天(9/19) 【大佛寺】 大佛寺原名迦葉如來寺,創建於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明永東九年救賜寶覺寺,後改稱弘仁寺,因寺內有一尊泥塑大臥佛,故俗稱大佛寺,迄今已有近九百年的歷史。它不但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經卷文物最豐富的西夏寺院建築,而且又是與西夏、元、明諸代王室有關的名寺,相傳在元代曾有三個皇帝在此生活過。早在元明時期,大佛寺的影響就遠及歐亞,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和古哈烈國沙哈魯王使臣都曾到過大佛寺,並對寺內建築、雕塑給予很高的評價。曾記述和描寫過大佛寺當年的環境。現寺內殿宇巍峨,古樹參天,環境幽雅,景色宜人。主要建築有山門、牌坊、鐘鼓樓、大佛殿、萬聖殿、藏經殿、佛塔、配殿等。整個建築群佈局嚴謹,錯落有致。其中主體建築大佛殿面寬九間,進深七間,兩層皇檐,高二十餘米,氣勢磅礡,為全國現存最大的佛殿之一。大殿檐下和殿門西側的木雕、磚雕,刻工精細,形象生動,是雕刻藝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殿內現存彩繪三十一尊,主尊釋迦摩尼(臥像)身長三十五米,肩寬七點五米,造像神態自若,恬靜安祥,其造型之大,在全國臥佛中居第一,世界也為罕見而揚名中外,臥佛像後塑十大弟子,兩側塑有十八羅漢,型態各異,栩栩如生,富有沈厚的生活氣息。殿內四壁和二層板壁上,繪有巨幅壁畫,共五百三十平方米,線描流暢,技法精湛。 大佛寺裡的詩句,我覺得不錯,隨手筆記下來: 「創於西夏建於前明上下數百餘年更喜有人修善果 視之若醒呼之則寐臥遊三千世界方知此夢是真空」。 「不滅不生法雨慈雲天外現 無塵無垢十洲三島夢中遊」。 「睡佛長睡睡千年長睡不醒 問者永問問百世永問難明」。 「一覺睡西天誰知夢醒乾坤大 隻身眠淨土祇道其中日月長」。 大佛寺位於張掖市,張掖古稱甘州,於河西走廊中部,是河西走廊最富庶的地方,有14條河流匯集,全來自祁連山。素有「金張掖、銀武威」美稱。14:40離開大佛寺,須行220公里至酒泉(古稱肅州)。 車行經過臨澤縣,看到車外盡是棗樹,路旁都是販賣棗子的農家,臨澤小棗不會很甜且含鐵量高,因此遠近馳名。經過高台縣,路旁行道樹都是白楊樹(穿天楊),其適合在北方生長,一棵棵高高直立著,煞是好看。由於皮厚,水份不易蒸發,根深防風沙,葉小且葉面有油,可防水份蒸發,因此抗鹽鹼及乾旱。 過了高台縣後,於下午4:30進入戈壁地形(灰戈壁);小趙滔滔不絕地說明何謂戈壁:綠色的植被一平方公里內不到90%的地方叫荒漠,白礫的叫沙漠,石頭石塊的叫石漠,鹽地的叫鹽漠,高寒的叫寒漠,砂與石混合的叫戈壁。 車行到清水鎮(已近酒泉)看到處處堆積如山的洋蔥,清水鎮是中國最大的洋蔥產地,還有專用鐵路運載銷到歐洲,歐洲人比美國人更愛吃洋蔥。 於19:00到達酒泉,酒泉古稱金泉,隨即參觀酒泉公園。相傳有人於此飲水得金而名。 世傳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抵禦匈奴屢建戰功駐兵於此,武帝賜御酒遣使犒賞將軍以功在全軍,酒少人多,乃傾酒入泉與將士取而共飲遂稱酒泉又云其泉如醴故曰酒泉。 是泉水味甘冽澄清如鏡,永無乾凅,冬不結冰,水氣蒸騰狀如雲煙蔚為大觀,素負盛名。 左宗棠(公元1812∼1885年)清湖南湘陰人,道光舉人,歷任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陜甘總督、軍機大臣,鎮壓過太平軍、捻軍及西北回民起義,光緒元年,督辦新疆軍務,率兵討伐阿吉柏,收復迪化(烏魯木齊)及和闐等地。 左公柳是左宗棠1866年至1881年任軍機大臣期間,率領邊民與將士所種植的楊柳樹,現公園僅保存有三株。 酒泉是西北五省最有錢的城市,十大衛星城市,十大城佳,農村的人也用天然氣(97.33%使用率),電話安裝率98.73%,即家家有電話,飲用水達到使用國際標準(全國只有四個城市)。於19:30離開酒泉公園,前往酒泉賓館,一到首先看到醒目的歡迎紅布條「熱烈歡迎台灣旅遊貴賓下塌我館」,一進門口,隨即送上熱毛巾,無怪乎事先小趙已說明其服務態度必定讓大家耳目一新的,果不其然讓所有人都有「賓至如歸」的溫馨感受。吃飯時,服務親切,再三詢問;浴室內還是雙臉盆,蓬蓬頭好用,熱水適宜,就連棉被軟綿綿,且整個套入被單套裡,讓人真是睡個好覺。 〈05〉.〈未完待續〉
|
您現在的位置是「散文天地」第 26頁目錄的第 1篇 |
下一篇 上一篇 回首頁 回散文天地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