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pgift118.gif (25529 個位元組)散文天地 2204
    在忙亂的生活裡打轉,我們就像一隻追著自己尾巴打轉的貓。我們總是喜歡鋪長道路去追尋─為追尋而追尋的追尋,然而,甚麼都沒有尋到,除了月下的狗吠,晨曦的雞啼,以及熙熙攘攘的燥熱的街,勞碌的腳,以及車輪。



    生命的勇者  雅玲

這幾篇故事讓我內心翻騰
我相信一定還有很多人跟我去年一樣
面臨困境 即將~放棄所有的人
但願這故事 可以讓一些的朋友
重現彩色的人生

               雅玲 台北寫 

      1.劉俠

    劉俠,61年的生命,49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超過30年的輪椅生涯,未曾停止的關節小痛、中痛、大痛、巨痛、狂痛,經過信仰的昇華,病與苦痛成為她體貼百萬身心障礙同胞的最大資源,激發出她對社會的無限關心與愛心。
    沒有機會受到正規學校教育的劉俠,憑著自修及努力加上毅力,以杏林子為筆名,在幾乎無法握筆的情形下,寫下幾百萬字的散文、舞台劇及小說等……各式創作,榮得國家文藝獎章及十大傑出女青年。
    劉俠一輩子與病痛為伍,她曾說,因為不知道明天是否能活著,所以把每一天都當成生日,但是大家沒想到,她會因為疑似精神異常的印傭施暴,遭到骨折及驚嚇,住院僅一天即因要命的心室震顫而驟逝,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劉俠走的時候非常安詳。她送醫前還跟弟弟劉侃說,「自己的身體很冰,不知道天上的老爸又有什麼指示了。」
    劉俠的弟弟劉侃說,依照劉俠的個性,家屬不會追究印傭的責任,因為劉俠一定會原諒她。 她曾說,「有一天,當我離去,也讓我這樣歡歡喜喜的走吧!我知道,我已好好活過了。」《杏林小記─救護車上》
    因為不向逆境低頭,她以信心及樂觀面對生活,還能幽默地看待自己的疾病,說自己從十二歲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迄今,已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活化石」,稱自己是「杏林老玩子」。
    劉俠生前寫作不輟,從1977年發表第一本創作「生之歌」,此後保持每年都有新作問世,創作多達百萬字,先後出版多本文集,包括「杏林小記」、「另一種愛情」、「重入紅塵」、「行到水窮處」、「感謝玫瑰有刺」、「相思深不深」、「現代寓言」、「生之歌」、「生之頌」、「心靈品管」、「留白的青春,叛逆的歲月」、「生命之歌」、「身邊的愛情故事」、「阿丹老爸」等散文、報導文學與有聲書,並於去年七月出版她首部圖畫書「好小子,喬比」,敘述一隻名叫喬比的貓咪離家出走的故事。她的文筆洗鍊、感性溫柔,字裡行間更洋溢一股毫不怨天尤人,也從不向惡劣命運低頭的堅毅。她在病痛中還能如此堅強、豁達和樂觀,在短文中以幽默的口吻來述盡人生百態,叫人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和熱愛生命,她的作品振奮人心,讓人發出無比的讚嘆。
    身為殘障者,劉俠深深體會其中的不便,以及政府照顧弱勢族群的不足,她為殘障朋友們建立一個希望的家,於是捐出多年稿費,在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一日創立了「殘障朋友們的伊甸園」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一生大半時間都坐在輪椅的劉俠,殘而不廢,勇於向生命挑戰,並以著作等身,以文字和聲音激勵社會,讓很多殘障朋友不只在社會福利上獲得協助,藉由上帝的愛,承受各種痛苦的人,也都能獲得依靠。
    劉俠生前常常說:「除了愛,我一無所有」,劉俠雖然個子瘦小疾病纏身,卻因心靈無私的愛而偉大。生前她應上帝的召喚,實踐福音及福利的雙福使命,幫助有困難和有痛苦的人。
    在意外中走完傳奇的一生,如同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卻結出許多子粒來。名作家張曉風形容劉俠這個人是:「一個健康的病人,一個甜蜜的受苦者,一個快樂的憂世人,一個富有的窮光蛋,一個小學學歷、卻練達睿智的人」。


      2.楊恩典

    楊恩典的故事,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許多人像我一樣都記得,好久好久以前,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在六龜育幼院抱起一位沒有雙手的女孩,那個小女孩名叫「恩典」,上帝沒有賜她雙臂,但賜給恩典一對全天下最偉大、最有愛心的父母─楊牧師夫婦(楊煦和林鳳英女士);上帝沒有賜她雙臂,但賜恩典萬能的雙腳,讓她寫字畫圖,讓她用跳芭雷舞的方式學走路,雖然沒有成為舞蹈家,反而用跳舞的腳成了一名畫家。
    在成長篇裡,楊恩典回憶她學爬樹的過程,因為育幼院大部分的孩子來自山地,個個都很會爬樹,育幼院到處都種著桂圓、芒果、連霧等果樹,院裡的孩子都喜歡自己爬上樹去摘果子吃,愛吃多多少就摘多少,可以在樹上吃個夠再下來,雖然有人會幫她摘果子,可是恩典羨慕爬樹的樂趣,用脖子、肩膀、腳並用,像毛毛虫在爬樹一樣,院童們沒有人笑她,卻有雙手適時扶她一把,讓她享受到一般正常孩子的爬樹冒險的樂趣!
    楊恩典在〈擁抱〉這本書中,提到她生命中的貴人──蔣爺爺,在她三歲時蔣爺爺第三次來六龜育幼院,由林鳳英女士手中抱過來沒有手臂的恩典,當時,年幼的恩典天真說道:「蔣爺爺,我沒有手耶」,經國先生憐愛說道:「你還有腳,可以做很多事情。」這句話改變她的一生,使『楊恩典』成為媒體的焦點,六龜育幼院也成為揚名海內外的育幼院通往育幼院年久失修的吊橋也因此修繕完成,這所山地育幼院更邁向光明前程。
    恩典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蔣爺爺、楊煦牧師夫婦,還有一住真正教她獨立的謝玉美姐姐,謝小姐是虔誠的佛教徒,畢業於國立藝專,和同學到六龜為育幼院鑄耶穌像,她滿腹理想抱負,把愛心貢獻給院童,為了輔導恩典,謝小姐每天用摩托車載她上、下學,學校距離幼院要走四、五十分鐘,恩典就讀小學這一段日子,謝小姐始終如一,除了盯恩典作功課,還要她每天寫日記,每篇日記還要附上一幅畫,不但奠定恩典繪畫的基礎,也鞭策恩典在課業上,名列前茅,難怪每年聖誕節恩與都很懷念那雙拜觀音的手─謝玉美小姐。
    在成長中,恩典提到『給我鼓勵的,不只是家人和同胞,還有來自國外的友情。』民國七十一年,被喻為日本「沙利竇邁度」寵兒│白井典子,來到六龜育幼院,她當場用腳為恩典做了一隻紙鶴和紙娃娃,恩典雖然沒有問她什麼,但是好佩服她能用腳做這麼精緻的事,立志凡事以她為榜樣,接著向王壽檀先生學習書法,七十四年獲得全縣書法「特別獎」;十七歲國中畢業後,由口足晝家張維德推荐加入口足畫會成為臨時學員,並北上拜楊鄂西教授學國畫,二十歲起出國舉辦畫展,1994到日本舉行國畫個展,1996、1997赴美家州舊金山及加周各教會巡迴作見證,並現場作畫,1997年因丁肇中博士引荐,參加吳健雄基金會成立義賣大會,得與張大千、邵幼軒、黃光男等前輩的作品一起參與義賣。那天,楊恩典的國畫「花鳥」,賣得八萬元,由丁博士代表捐贈,也因此為恩典開啟加入口足畫會的一扇門。
    恩典寫著:「愛就像一粒種子,它可以在我心中發芽,也可以在每個人心中發芽,不要吝於伸出你的雙手去擁抱所愛,愛必回報你。』楊煦牧師在六龜的人都叫他「好好先生」,還有人戲稱他是「土地公」。他把育幼院六百名院童都視如己出,也使他們成為愛心的象徵。雖然楊牧師不希望得到回饋,但是院童卻是能知恩圖報,恩典為了回饋六龜育幼院對她的栽培,學畫歸來,回到育幼院,每逢周日在院內涼亭作畫,當場義賣作品,客人很有愛心,她感覺很窩心自在!


 
您現在的位置是「散文天地」第 22頁目錄的第 4篇
 下一篇  上一篇  回首頁    回散文天地目錄